王阳明心学,最简单的高级智慧,人人都可以应用

2023-10-17

王阳明,又名王守仁,幼名云,字伯安,1472年10月3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(今属宁波余姚)人,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,自号阳明子,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,亦称王阳明。

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和军事家,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,精通儒家、道家、佛家。王守仁(心学集大成者)与孔子(儒学创始人)、孟子(儒学集大成者)、朱熹(理学集大成者)并称为孔、孟、朱、王。

王守仁天生就有特殊的气质。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,在他诞生之前,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,云中鼓吹,抱一赤子,从天而降,祖父遂为他取名为“云”,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“瑞云楼”。王阳明5岁之后才会说话,一说话就能背诵祖父所读过的书。祖父根据《论语·卫灵公》所云“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虽得之,必失之”,为他改名为“守仁”。

十二岁时,王守仁正式就读师塾。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,他认为“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”,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。

王阳明虽然十二岁就立志,但他却没有直线行走。十五岁左右,因见国家朝政腐败,义军四起,英宗甚至被蒙古瓦剌部所俘,朝廷赔款求和。他便一面上书皇帝,献策平定农民起义。一面苦读兵法,考察庸关、山海关等地,立志为国效忠。

到了十七、八岁时,他似乎又忘记这件事,开始结婚生子,兼修道家、佛家文化。在这段时间,他拜娄谅为师,学习朱熹“格物致知”之学,为了考察“物有表里精粗,一草一木皆具至理”的学说,他选取竹子来实践“格物致知”。但“格”了三天三夜,什么都没有发现,人却因此病倒。从此,王守仁对“格物”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,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“守仁格竹”。

从二十岁开始,王阳明都在备考“状元”,虽然他“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”,蔑视世俗对功名利禄的执著,但他还是没有停止考试。在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,因考试出色,开始进入朝廷做事,但都是些管工程、管监狱等无足轻重的底层官员。

明武宗正德元年(1506年)冬,宦官刘瑾擅政,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。王守仁上疏论救,而触怒刘瑾,被杖四十,谪贬至贵州龙场(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)当龙场驿栈驿丞。

王阳明的人生起点和高峰就是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开始的。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。即“万山丛薄,苗、僚杂居”。伟人就是不一样,不受环境制约,再荒僻的地方,他照样可以干出伟业来。王阳明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,并在龙场的一个石洞里完成了其心学体系,史称“龙场悟道”。

此后,王阳明开始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,先后平定江西盗贼横行、平定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、成为两广总督,同时,开办书院教授致良知学。

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(1529年1月9日8时)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(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)舟中。临终之际,弟子问他有何遗言,他说: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!”

据说,在中国历史上,做到立德、立言、立功“三不朽”的人,只有“两个半圣人”,即孔子、王阳明和曾国藩,孔子和王阳明各占其一,曾国藩只算半个。

王阳明哲学思维模式:以“人怎么活”为核心起点

王阳明的思维模式很好理解,因为他的哲学是儒家体系,儒家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。从王阳明的著作来看,其很好的继承了这一原则,并集成各家学派的思想精华。

简单说,王阳明的哲学思维模式,就是建立在“人怎么活?”的基础上,而不是建立在“人存在的意义”这种如亚里士多德那样,从“本体论”出发。

那么,围绕“人怎么活”这个点,王阳明曾经试图在佛家、道家寻找答案,但最后他认为这两者都有些虚无缥缈,难以对人类社会现实生活有所助益。所以,他又回到以儒家的实用性为根本点,将佛家、道家的一些核心思想吸收进来,创立了他的心学体系。

阳明学,又称王学、心学,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,最早可推溯自孟子,其继承陆九渊强调“心即是理”之思想及佛家的“心外无物”等理念,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“至理”的“格物致知”方法,认为应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“理”,由此他提出“致良知”学说。同时,他提出了致良知的方法论,即“知行合一”。

在此有必要说明一下,有些心学者,将这个“天理”简单理解为儒家的一个说法:中庸,即认为中庸就是天理。因此强调人们只要学会“中庸”,就是得到了天理。也就说,这类人认为,王阳明致良知的目的,其实就是为了达到儒家提出来的“中庸”概念。

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,我认为太狭隘也太低估王阳明了。换句话说,如果说这是王阳明的意思的话,我认为王阳明是算不上伟大的哲学家的,其学说那就太需要来完善了。

在这里,我认为,“理”就是“天理”,而这个天理,就是“道”以及“道的本质、道的规律”。按照西方理论,有点“理性”的意思。

总体来说,王阳明的哲学体系就是基于儒家的实用,吸收了佛家、道家的思想内核。准确地说,王阳明从孟子“性善论”那里找到了基石,从陆九渊的“心即理”那里找到了砖瓦,从道家、佛家形而上学那里找到了栋梁,为人类盖了一间简洁、明亮的心学大厦。

可以说,王阳明的心学大厦集成了中国文化的精髓,即同时容纳了道家、佛家的形而上学,以及儒家的实用性原则,简单说,就是包括先贤们提出来的“修身方法、天人合一的追求、心外无物的唯心论”等。

王阳明将其心学体系,归结为一个简单易懂的词,即“致良知”,他又为致良知提出一个简单易学的方法论,就是“知行合一”。

那么致良知有什么好处?我们下面讲。

致良知是通往高级智慧路径

致良知,其实就是为了达到“心诚则灵”或说“至诚专一”的境界,而这个境界就是心澄澹明,当一个人达到这个境界,他的心就像明镜一样,可以照万物、察世相,即“参赞天地化育”。由此,他就是具有通天的智慧,周身任何的事物变化都能察觉,甚至能感应到神秘的指示,拥有先知的能力。

举个例子,王阳明就曾经和徒弟在一个山上修习时,他预知到有三个人上山,于是他让弟子去迎接,弟子们感到很奇怪,说你坐在这里怎么知道有人上山呢?王阳明说,你们只管去迎接就行,这些人去到半山,果然遇见三个人上山,不由惊异王阳明的先知能力神秘莫测。

不过,先知能力是一个“致良知”的附加结果,不必为此去追求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

可以说,至善至诚的人,其感知力和觉知力都是非常敏锐的,他们更能察知“善”和“非善”的异动。面对天地,他们可以参赞化育;面对事物,他们能知道势态的发展会带来那些终极的好坏;面对人,他可以从一个人的言情、行为看到这个人的内心。

从玄学上来讲,人越善良,所获得的能量场越大,他可以随时调用这个能量场,这个能量场也会主动提醒他如何过好当下,比如当他在一个暗藏危险的环境里,能量场会提醒他早点远离这个环境或者做好防范。如果用宗教学来说,那就是神的帮助了。

所以,王阳明说,致良知是通往大智慧的途径,一点都不假。

在此,我们再引入点“本体论”的说法,让大家对“致良知”更有深刻的理解。

从本体论上来说,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致良知或者说向善呢?即致良知是符合“存在”的意义吗?当然,在这方面,王阳明并没有论说,因为王阳明只想做的事,就是知道“人怎么活”才是最好的就行了,但为什么最好,他无意去论证。

在这里,可以给大家一个思路,上节课我们讲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(本体论),其研究的世界万物的存在意义就是达到最高级形式——至善。

那么,可以说王阳明“致良知”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王阳明的“致良知”目的其实就是达到至善。用神学观点来说,至善是神的属性,是神的目的,因此宗教就是要教人向至善发展,以达到神为人建立的天堂,否之则进入地狱;用哲学来解释,就是世界的本质属性是至善的,那么人只有向往至善,才能获得圆满或者成功。

这么一分析,是不是就一目了然,是不是哲学很有意思?哲学的用处就是在这里,这就是庄子所说的“无用之用方为大用”,很多人认为学哲学没用,其实哲学才是大用。所以,我一直对身边的人说,社会上那些讲成功学、管理学十之八九都是胡扯,都是一种“术”上面的小聪明学问,基本意义不大,这些学问天天在教人如何利用人、如何玩权谋,如何玩小聪明。那些所谓的讲师简直就是在作恶,他不仅搅浑了人的心、荼毒了人的本性、还拉低了人的智商。

要学就要学“道”层面的学问,哲学就是“道”层面的学问。哲学才是真正的成功学,哲学教你从正道上成功,让你进可以立功创大业,退可以立道、明哲保身。千万不要去学世上那些教人投机、耍小聪明的学问,那些学问在大智慧面前,什么都不是。

黄石公曾教给张良一段话:“故潜居抱道,若时至而行,则能极人臣之位;得机而动,则能成绝代之功。如其不遇,没身而已。是以其道足高,而名重于后代。”意思是要坚守正道,这样得到机会,就可以创万世之功,没有得到机会,但你在道德上可以教化后代,留名于后代。

举个例子,有的人整天就是想着不劳而获,到处去抄袭别人,其实这样的人无疑是慢性自杀。久之,这样的人,心灵会越来越杂乱,智慧触感会越来越荒废,到最后变成无德无识的人,严重的难免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。那么你辛苦走一遭这个人间有什么用?

所以,还不如扎扎实实作学问、作创新,虽然辛苦点,但在智慧增长的同时学问就会越来越大,有机会了可以成绝代之功,没有机会可以给孩子留下榜样或育人子弟。

说到底,圣学,其实就是如何行善学。通俗地讲,就是如何走正道,如何用正道获得伟大的成功。

言归正传,因为善不仅是世界的本质,也是道的规律,更是现实人心的需求。所以“致良知”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条件,也是通过最高智慧的境界,更是征服人心取得绝代之功的正确之路。

那么如何致良知,获得大智慧,这就说到了王阳明的致良知方法论“知行合一”,接下来我就讨论这个话题。

“知行合一”的真解,人人都会用,但很多人误解了这个含义

很多人对“知行合一”有一个层面上的误解,以为知是知识,行是实践,就会理解成知识和实践的结合,所以叫知行合一。其实,王阳明的“知”指的是“良知”,“行”指的是“行动”。

简而言之,知行合一,指的是良知和行的合一。即良知告诉你的,你就要立即做,良知起,行即动,做到知与行的合一。

这是一种本能的自然而然的为善的行动,中间不能参杂任何的得失欲念的干扰。

举个例子,假如你看到一个幼儿爬到马路中间,这时,有一辆汽车正从远处飞驰而来,你的良知会告诉你,赶紧去拯救幼儿。如果你毫不犹豫就行了,那么这就是知行合一。

否之,如若你犹豫要不要多管闲事,那么就不是知行合一了。良知动了,行没有动,那就是违背良心了,违背良心就便是偏道失德,偏道失德久了,人心便会如同蒙上灰尘,暗昧不明,情志不通,难以明察秋毫,不能明察秋毫,就谈不上有大智慧了。

因此,知行合一是致良知必不可少的步骤,用王阳明的话说,就是叫“事上练”,只有不断的经过事上练,良知才能越来越洞明如镜。也就是说,才能越来越掌握“天理”,能够接收到天地的信息、道的信息,这些信息就妥妥的智慧。

举个例子,人的良知就像一个芯片,或说一个收音机,只有你调到对应的频道,你才能收到其信息。而天地(道)的频道是讲善的内容,你良知只有调到善的频道,你才能收到天地(道)的信息,用宗教比如基督教的神学观点来理解,就是才能听到神对你说话。

在这里,我们需要明白一点,就是知和行的最高境界是合一,即知和行是同步的,不是先知后行。有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,如果是徘徊了、犹豫了,再来行,就不是知行合一了。这样说是没有错的,但对于很多人来说,需要有一个过程,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“事上练”的意义所在。

其实,从某些意义上来说,事上练就像宗教的祈祷,这种祈祷是对神灵的呼唤,而这时候,人心是非常谦卑敬畏、也是觉知力很强的时候,能够进入一种神秘的感应境界,会获得某些超然的开启。事上练也有点类似,这个过程是不断抛弃自我、抛弃私欲的过程,用老子的话说,就是“为道日损”,用通俗的话说,就是过减法。

当我们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了,也就是进入智慧高人的级别了,这时候,良知纯然、明亮,举目能参透天地,低头能洞知万世万物,也就可以达到庄子说的那种“神人”境界。

所以,很多圣人说,“人人可为尧舜”,而王阳明提出来成为尧舜的方法,就是简单易懂、简单易行的致良知。因为人人有良知,只需要去听凭良知的安排去做就行了。


阅读1031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