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药对气的作用,中医学算是最明白的。如何让血液流的快些、慢些或者是安静起来都是可以做得到的。因此,很容易产生“治血先治气”的临床经验并被后人立为理论。气能够改变血液的流动状态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,治血先治气的说法夸大了气的作用,使后人不知如何治血了。气,肯定是不能够提高血液的质量。因此,才有各种动物胶和膏的产生。这些胶和膏都被视为补血之物也是没有疑问的。上述的情况其实已经能够看到问题的存在:草药行气,肉才可以补血的。
看我爷爷的方:治疗黄疸用瘦肉一斤加什么草药治之。可想:那个年代没有肉吃,人瘦,细胞急需肉的营养。可见:肉的蛋白质对身体的支撑是多么的重要,身体没有肉的能量又如何经得起攻伐呢?从中我们也可以明白:猪、牛、羊、鱼当然也是补血之物了。不过,现在的黄疸者再用此方,肯定是没有效果。因为平时已经有太多的瘦肉营养,人的身体所缺少的肯定是其它的物资了。
而人的习惯已经成为常态,继续在草药里面寻找补血之物已经深入人心:连红枣也能够补血,就是最好的讽刺。所以,这种糊涂思维的存在肯定会防碍中医学的进步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运用这点胶膏并没有解决治本的问题,到了现在也是如此。难道我们真是没有出路了吗?而中医学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使用昆虫屡建奇功,为什么昆虫就不是肉呢?昆虫可以治愈疾病,当然是能够使细胞强壮。能够使细胞强壮的,就可以视为补血是没有问题的。
现在主流中医学的治疗失败,正是缺少用肉补血的这一环。整天在草药堆里面转来转去,用草药补来不去却不能够解决患者的元气问题,如此下去,治病不能够提高血液的质量就是不会治本,又如何能够成功呢?